先说一下自已的,在深圳,3家通信公司的都用过。
在深圳,很多住人的位置,都会出现信号不好的情况,相对来说:
1,移动的,信号最好,信息最透明,什么信息都能在APP里查得到(比如查自已身份证名下有几张卡);以前3G和4G时代,流量太贵,后来推出移动王卡和宝藏卡后,移动相对另外两家具有很大的优势,而且移动客服不会打搔扰电话,宝藏卡对B站免流,在B站上面可以看各种视频,各种学习视频都有,现在真的是信息爆炸,资料多得人看不过来;
2,联通的,信号次之,信息不是那么透明,有些信息在APP里面查不到,最早推出的互联网卡,比腾讯大王卡,在4G时代前期,在流量方面对另2家形成碾压,后期没涻优势了。联通的客服会经常打骚扰电话,总是让人加钱换套餐,一个月不下30次,有时一天会打3个电话,很烦人;
3,电信的,客服从来不会打电话,信号和联通的相当,互联网套餐很杂乱,标的和实际的完全是2回事,而且容易被停机,去年年中办了张星卡,准备当流量卡来用,结果每换一个地方被封一次,2020年6月回了老家一次,回家手机号就被封了,用微信申诉回来了; 12月份有一份新工作,就坐了一趟以前不会坐的地铁,然后当时就不能上网,以为是信号不好就没管,因为电话和短信都可以收发,后来发现一直上不了网,去营业厅查询,说是身份证被拉入了电信黑名单,真的是一脸懵逼。
大数据时代,对公民个人的信息管理越来越便捷,对公民信用评价也越来越简单。
希望国内的对公民信用评级的机构,是公证的,权威的,技术完善有资质的,最好有多个机构,避免单个机构对公民的个人信用评级对人们形成绑架。打个比方(不是真的),有一天,蚂蚁金服强制要求用户消费,消费额不够,就给你降芝麻评分,评份不足各种服务不让你用。
现在有一种声音,美国的三大信用评级机构,标普,穆迪,惠誉,现在给某个团体的评级正发展成一种生意,谁给的钱多,评级就会高,它们给出的评级根本反应不了真实情况,给投资者带来误判。它们正在用昔日声誉来强奸全球。